师生
亦师亦友
皇帝的老师称为「帝师」,备受崇敬。在紫禁城的红墙内,1919年,庄士敦(1874-1938年)与13岁的溥仪(1906-1967年)成为师生。庄士敦与这位末代皇帝亦师亦友,并见证他处身大时代中的复杂情感。
庄士敦
予
溥仪
溥仪
予
庄士敦
庄士敦
予
溥仪
庄士敦是苏格兰学者,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及牛津大学,1898年来到中国,曾于香港、山东与多个亚洲城市工作和游览。他以丰富的学识,为红墙内的溥仪开眼看世界,不仅向他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、科技与军事知识,还向他引见不同的人。
故宫100:皇宫禁苑
本视频来源自YouTube CCTV纪录频道
1924年 溥仪与泰戈尔在故宫合影
故宫博物院提供
1919年2月,庄士敦与清廷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,正式成为溥仪的老师,除了教授英文,还授以数学、历史、博物和地理等知识。庄士敦的月薪是银币600元,并提供住宿;如需辞职,要提前三个月致函。一个月后,溥仪在毓庆宫行拜师礼,正式与庄士敦建立师生关系。
庄士敦向溥仪朗读泰戈尔(1861-1941年)的诗之后,促成了溥仪与泰戈尔的会面。
民国 电话机
故宫博物院提供
溥仪在自传*中写道:「我15岁那年,有一次听庄士敦讲起电话的作用和构造,动了我的好奇心……我就叫内务府给我在养心殿里也装上一个。」后来,庄士敦曾向溥仪介绍胡适(1891-1962年),溥仪便打电话给胡适:「由于听庄士敦师傅的介绍,知道了有位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。」胡适向庄士敦求证后,与溥仪在紫禁城中见面。
*参看溥仪,《我的前半生》,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8,第三章第七节。
民国 溥仪、婉容、庄士敦与加拿大总督威灵顿夫妇合影
故宫博物院提供
在庄士敦的引荐下,加拿大总督威灵顿夫妇与溥仪及婉容(1906-1946年)会面。
民国 穿着西装的溥仪
故宫博物院提供
溥仪的自传*中提到,他15岁时为了模仿庄士敦的英国绅士打扮,吩咐太监到街上买西装。结果,西装不但过大,溥仪还把领带像绳子似的系在衫领的外面。庄士敦看了很生气,因为他觉得穿不合身的衣服不是绅士,而是「beggar boy(乞丐男孩)」。第二天,庄士敦特地带来专业的裁缝为溥仪量尺寸造西装。
*参看溥仪,《我的前半生》,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8,第三章第五节。
民国 把玩怀表的溥仪
故宫博物院提供
相较于溥仪的积极西化,庄士敦则十分欣赏中国文化,希望溥仪加以保留和传承。溥仪结婚那天,曾穿上一套不符身份的西式猎装,无意中被庄士敦的外国朋友见到,庄士敦知道后,气急败坏地责备了他一顿。
民国 庄士敦与溥仪、溥杰、润麒在御花园的合照
故宫博物院提供
庄士敦与漙仪和其他皇室成员常在御花园一起玩耍,打成一片。溥仪更请庄士敦给自己起了外国名字「亨利」,不单给皇弟皇妹们起了外国名字,更给妻子婉容就叫「伊莉莎白」,还会以中英夹杂的方式说话:「威廉姆(溥杰(1907-1994年)的名字),快给我把pencil(铅笔)削好……好,放在desk(桌子)上!亚瑟(溥佳(1908-1979年)的名字),today(今天)下晌叫莉莉(我三妹的名字)他们来,hear hear(听听)外国军乐!」*
*参看溥仪,《我的前半生》,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8,第三章第五节。
溥仪
予
庄士敦
溥仪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,溥仪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。在自传《我的前半生》*中,溥仪写道:「在我结婚前后,毓庆宫的最后一年里,庄士敦已是我的灵魂的一部分。」溥仪不仅在庄士敦在中国期间为他专门准备了居所,还在离别时送上礼物。
*参看溥仪(2018再版)。《我的前半生》,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第三章第五节。
民国 庄士敦照片
故宫博物院提供
庄士敦十分热爱中国文化,并精通汉语,47时岁成为溥仪的英文老师,溥仪对他的第一印象是「硬梆梆」:「他的腰板很直,我甚至还怀疑他的衣服里有甚么铁架子撑着。」溥仪赐他头品顶戴,图为庄士敦穿戴着的样子。
1919年 庄士敦僱佣合同
中国第一歷史档案馆藏
1919年2月,庄士敦与清廷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,正式成为溥仪的老师,除了教授英文,还授以数学、歷史、博物和地理等知识。庄士敦的月薪是银币600元,并提供住宿;如需辞职,要提前三个月致函。一个月后,溥仪在毓庆宫行拜师礼,正式与庄士敦建立师生关系。
民国 庄士敦与溥仪等在养性斋花园合影
故宫博物院提供
溥仪特意把这位置上佳的宫殿──养性斋,赏赐给庄士敦作书房兼卧室,溥仪亦时常到访。
火车头形风雨表
故宫博物院提供
养性斋内主要选用各式西洋用品和家具,用来测量温湿度的钟表就是其中一例。
1925年 溥仪赠送给庄士敦的折扇
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藏
1925年2月,溥仪在庄士敦不知情的情况下逃往天津的日本租界,庄士敦的帝师岁月正式结束。同年冬,英国外交部派庄士敦往山东威海供职,他在赴任前先去天津看望学生溥仪,溥仪为恩师送上离别礼物,上有古诗:
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别离。
相去万余里,各在天一涯。
道路阻且长,会面安可知?
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
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缓。
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顾返。
思君令人老,岁月忽已晚。
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。
末尾写道「伏为志道师傅书」,「志道」是「Johnston」的谐音。
清 花卉册
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藏
溥仪还赠送庄士敦清代画家陈舒(1612-1682年)的《花卉册》,第一页是牡丹,代表富贵吉祥,表达溥仪对老师的祝福。
1934年 《紫禁城的黄昏》:溥仪写的序
故宫博物院提供
庄士敦其后返回英国,撰写《紫禁城的黄昏(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)》(1934年),以第一视角纪录在紫禁城生活的点滴。当中多次提及溥仪,并赞扬溥仪的学习天赋。溥仪更亲自为他以中文写序,并钤印「宣统御笔」。
白寿山石双狮纽「宣统御笔」印
1934年 《紫禁城的黄昏》封面
被逐出宫后的溥仪不愿意被外国人注视,但《紫禁城的黄昏》出版之时,他还是应庄士敦的请求,让庄士敦出版他在龙椅上的照片,如庄士敦写道:
「除非身穿最朴素的中式服装,否则他就极不愿意让别人,尤其是外国人见到他。本书收录了一张他坐在龙椅上的照片。我相信,那是他允许别人拍摄的唯一一张此类照片。这是我特意提出请求拍摄的,他勉强同意了。」